译文及注释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jīng)东蹙(cù)百川回。
月出星天起大风,江雾不开,海潮就像是海中大鲸东游一样,压促着百川之水往回倒流。
月:一作“日”。蹙:驱迫。回:倒流。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惊涛骇浪冲击得三山摇动,先生不要渡河,还是回去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出星天起大风,江雾不开,海潮就像是海中大鲸东游一样,压促着百川之水往回倒流。
惊涛骇浪冲击得三山摇动,先生不要渡河,还是回去吧。
注释
月:一作“日”。
蹙:驱迫。回:倒流。
赏析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这两句诗不仅写长江浪涛之大,而且江面上起了大雾,说明更不能渡江了。“海鲸”是形容浪涛的。《木华海赋》云:“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嗡波则洪涟踧踖,吹涝则百川倒流。”“惊波一起三山动”,用夸张手法表现江中波涛之险。《太平寰宇记》载:“三山,在昇卅江宁县西南五十七里,周回四里。其山孤绝,面东西,绝大江。”按《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二峰南北接,故曰三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公无渡河归去来”一句,前半是古乐府《公无渡河》曲名,后半是陶渊明《归去来辞》题名,李白用来组成新句,表达了江中浪险不能渡河之意,了无痕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图景,用夸张的比喻传递出人生险境的警示。
前两句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恐怖征兆:月亮被光晕笼罩,狂风大作,海雾弥漫不散。诗人把翻腾的海浪比作巨大的鲸鱼,它向东游动时掀起的浪涛能让所有河流倒流。这种超现实的想象既表现了自然力量的狂暴,也暗示着人生中不可抗力的危机。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惊涛骇浪的实景:汹涌的波涛能让三座仙山都为之震动。最后突然插入一句劝诫——"您可千万别渡河啊,赶快回头吧",就像电影镜头突然从壮阔的自然景象切换到对具体人物的特写警告。这种转折制造出强烈的戏剧效果,让读者从旁观者变成被警示的对象。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无缝结合。表面上写海上风暴,实则比喻人生路上的险境。那些看似夸张的自然描写(能让百川倒流、仙山震动的海浪),恰恰象征着人生中那些足以颠覆寻常生活的重大危机。而结尾的劝诫,正是诗人对世人最直白的忠告:面对不可抗力的危险,及时止损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