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不迎曹操真长策,
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吴国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典故展现了孙权统治下的吴国气象。

前四句讲孙权接班的故事:孙权接过父兄基业时年仅十八岁,却能拒绝曹操的招揽("不迎曹操"),又敢于否定老臣张昭的投降建议,展现出年轻领袖的魄力与智慧。这里用"真长策"和"见硕贤"称赞了他的决策能力。

五六句用两个具体意象对比:建业(南京)的龙盘地势象征政权稳固,武昌的鲜美鱼肴代表民生安乐,说明孙权既注重军事防御,也关心百姓生活。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秦始皇:当年秦始皇东巡想镇住江东王气,但最终"紫气黄旗"的天命还是归于孙权建立的吴国。这里用历史典故暗含"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指出孙权成功并非偶然。

全诗通过"拒绝强敌-善用人才-兼顾军政-顺应天命"四个层次,把孙权塑造成既有战略眼光又接地气的明君形象。用"武昌鱼"这样的生活化比喻,让历史人物显得亲切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