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晓麓裳吉赘闽兼渡台习幕

江干柳丝拂锦帆,远行客子披征衫。
勃哥声里杏花发,问君何事忙图南。
图南乃入无诸国,千里鼍更水程阔。
金布令甲是家风,半刺投入觅生活。
蛮云瘴雨君所遭,鲲身鹿耳尝波涛。
蛟龙死劫澹台璧,鱼鳄生腥大食刀。
游子辍吟慈母喜,母竟弃养非儿意。
深悲绝业更无亲,重踏先人壮游地。
天下文章幕府工,美如孺子岂常穷。
丈人峰畔营新筑,娘子军前拜下风。
帷房弄笔调丹粉,青果离支归画本。
图成题句远邮将,慎勿遮防费栏楯。
淞波绿涨天水宽,虎邱塘下泊花船。
南风三日红鳞至,迟我矶头理钓竿。
离情不若千丝柳,深情不若一杯酒。
赠君以诗酌君斗,沧江日暮须回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黄晓麓裳吉赘闽兼渡台习幕》。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江边的柳树枝条轻拂着锦帆,远行的客人穿着征衣。这里诗人用“江干柳丝拂锦帆”和“远行客子披征衫”来描绘一个温馨又略带离愁的送别画面。

接着,诗人提到“勃哥声里杏花发”,这里“勃哥”可能是指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杏花盛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然后,“图南乃入无诸国,千里鼍更水程阔”,这里的“图南”是指黄晓麓裳要去的地方,无诸国可能是指远离中原的边疆地区。诗人用“千里鼍更水程阔”来形容路途遥远,表达了黄晓麓裳即将面临的艰难险阻。

诗中“金布令甲是家风,半刺投入觅生活”,这里的“金布令甲”可能是指黄晓麓裳的家境,而“半刺投入觅生活”则表达了他为了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蛮云瘴雨君所遭,鲲身鹿耳尝波涛”,这里的“蛮云瘴雨”和“鲲身鹿耳”都是形容黄晓麓裳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蛟龙死劫澹台璧,鱼鳄生腥大食刀”,这里的“蛟龙死劫”和“鱼鳄生腥”都是比喻黄晓麓裳在异乡遭遇的困难和危险。

“游子辍吟慈母喜,母竟弃养非儿意”,这里的“游子辍吟”是指黄晓麓裳因为在外闯荡而无法陪伴母亲,让母亲感到欣慰。但“母竟弃养非儿意”则表达了黄晓麓裳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天下文章幕府工,美如孺子岂常穷”,这里的“天下文章幕府工”是指黄晓麓裳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而“美如孺子岂常穷”则表达了诗人对黄晓麓裳未来充满希望的祝愿。

“丈人峰畔营新筑,娘子军前拜下风”,这里的“丈人峰畔营新筑”和“娘子军前拜下风”都是描绘黄晓麓裳在异乡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帷房弄笔调丹粉,青果离支归画本”,这里的“帷房弄笔调丹粉”和“青果离支归画本”都是形容黄晓麓裳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图成题句远邮将,慎勿遮防费栏楯”,这里的“图成题句远邮将”是指黄晓麓裳将作品寄给远方的朋友,而“慎勿遮防费栏楯”则是对朋友的叮嘱,希望他们珍惜这份友谊。

最后,“淞波绿涨天水宽,虎邱塘下泊花船。南风三日红鳞至,迟我矶头理钓竿”,这里的“淞波绿涨天水宽”和“虎邱塘下泊花船”都是描绘一个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黄晓麓裳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晓麓裳远行、异乡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关心、祝福和期望。诗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情感和魅力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