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
殷(yīn)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guō)!
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殷勤:亲切的情意。过:访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岁月蹉跎于人间,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
注释
竹林寺:在庐山仙人洞旁。
殷勤:亲切的情意。
过(音guō):访问。
简析
隐士多为思想家,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题竹林寺》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料的伤怀。
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遗憾,而这遗憾是人力难以抗拒的。所以诗里用到了“促”这个字。因为这岁月的催促,诗人难以预料自己还有多少机会能来欣赏美丽的风景,所以用到了“更”这个字。前后的呼应用在这里很恰当,既加深了感情的表达力度又使全诗有了整体的美感,很紧凑不拖沓。可以说此诗的最长处不是对竹林寺烟霞的描绘,而是这种对感情的描绘方法。所谓的文章前后的一致性,其实就是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这样编辑文字的好处就是主题明确,言简意赅。当然这是一种逻辑应用,要真正做到还需对素材很好的运用。绝对不是前面有几个词在文章最后依然用几个词就行的,《题竹林寺》可以说是一个范例,读者多琢磨一下就会体味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前两句"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形成鲜明对比:人间的岁月过得飞快,而这里的云雾霞光却永远那么多。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主题。
后两句"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像是自言自语:我这么喜欢这座竹林中的寺庙,但人生短暂,还能再来几次呢?这里的"殷勤"不是指对人热情,而是表达诗人对寺庙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普通的词语说最戳心的感受,比如"促"字就生动表现了时间流逝之快 2. 通过具体场景(竹林寺)表达普遍的人生感悟,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3. 最后一句的反问特别打动人心,让人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的遗憾
这种诗就像现在人发的朋友圈,用简单文字记录当下的真实感受,没有刻意堆砌华丽辞藻,反而因为真诚而显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