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①

家在半塘,人是半僧,畴识平生事。
僧曰嗟,四坐听无哗,老之称实从壮始。
礼有之。
恒言未容称老,吾今何怙而何恃。
空指点杉湖,寒云丙舍,皋鱼清泪如泚。
纵不能、誓墓永相依,又焉敢、自尊老鬓髭。
朋辈哀焉,呼而不名,用从吾志。
嘻。
甚矣吾衰,卅年昏宦诚何味。
吾友疑罪死,刻鹄之繇能记。
好一笑咨禅,三生證果,天亲无著为兄弟。
甚囊粟机缄,欋椎事业,昨非今未必是。
剩百年、老屋隔清漓,便投劾、归耕苦无期,办蒲团、又牵身世。
呺然哆口瞠目,那辨如如偈。
但随挈鹭提鸥伴侣,默以自容而已。
副其名者仅如斯,老人之遇可知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晚年生活清苦、心境复杂的老人。他用自嘲又略带辛酸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

上半部分,老人自述住在半塘,过着半僧半俗的生活。他说自己从壮年就开始被人叫"老",其实心里并不服气——明明无父无母无所依靠,却要顶着"老人"的名头。提到亡友时,他忍不住落泪,虽然想永远守着坟墓,但又不敢以老人自居。朋友们出于同情,都顺着他的意思不直接叫"老"字。

下半部分转入更深的人生感慨。老人叹息三十年官场生涯毫无滋味,提到一位含冤而死的朋友。他试图用佛理开解自己:兄弟情谊、因果轮回,但终究放不下。说到为官时的俸禄、公务,觉得过去的错现在也未必就对。想辞官归田却身不由己,想修行又被俗世牵绊。最后只能与鸥鹭为伴,默默承受。他说自己这个"老人"的称号,其实只是勉强符合现状罢了。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矛盾交织的晚年心境:不服老又不得不服,想超脱又无法真正放下,表面豁达内里苦涩。老人用幽默自嘲包裹着深沉的人生无奈,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沉淀下的苍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