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琵琶诗

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
含花已灼灼,类月复团团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咏琵琶诗》虽然短小,却通过琵琶的意象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变化,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前两句"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说的是琵琶原本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比如古代边塞诗中常写将士思乡的哀怨),但今天却带来了欢乐。这里用"翻"字巧妙转折,把乐器从"诉苦工具"变成了"快乐源泉"。

后两句特别生动:先用"含花已灼灼"形容琵琶音色像绽放的鲜花般明亮热烈,"灼灼"让人联想到《诗经》里"桃之夭夭"的明媚感;再用"类月复团团"比喻琵琶圆润的外形像满月一样完美,同时暗指音乐带来的团圆美满。

全诗20个字就完成了"悲转喜"的情绪跳跃,把琵琶的声音、形状、象征意义都写活了。最妙的是最后用"团团"收尾,既呼应开头的"怨"转为"欢",又让整首诗像琵琶余音一样在圆满中结束,给人温暖的感觉。

徐勉

(466—535)南朝梁东海郯人,字修仁。孤贫好学,六岁作祈霁文,见称耆宿。齐时,起家国子生,射策甲科,迁太学博士。入梁,为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自掌枢宪,多所纠举。迁吏部尚书,开立九品为十八班之制,自是贪冒茍进者以财货取通,守道沦退者以贫寒见没。曾奉命主修五礼。累官至侍中、中卫将军。卒谥简肃。有《流别起居注》、《选品》等,皆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