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哀悼南宋忠臣陆秀夫的。全诗用悲壮的笔调,歌颂了陆秀夫宁死不屈的忠烈精神。
前两句写陆秀夫在国难当头时,明知无力回天却仍坚持抗元。"间关海岛"指他带着小皇帝在海上逃亡,"婴臼存心"用典故比喻他像古代忠臣一样竭尽全力。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皇帝的诏书已成泡影(龙章结梦),但陆秀夫背负幼主投海(鱼腹中兴),用生命成全了忠义。他的著作要靠朋友整理,就像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招不回他的魂魄一样,令人痛惜。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诗人想招回陆秀夫的英魂却做不到,只能含着眼泪写诗悼念。"泪沾膺"(泪水打湿衣襟)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细节,让读者能切身感受到诗人椎心泣血的悲痛。
全诗最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形象。陆秀夫在绝境中依然选择以身殉国,这种超越成败的忠义精神,通过诗人充满感情的笔触,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汤炳龙
汤炳龙(1241-1323),元诗人、学者。字子文,自号北村老民。其先山阳(今淮安)富家,家破后流寓京口(今镇江)。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于《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著有《北村诗集》。年八十余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