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景

衡门三月景,万顷浩无穷。
堤柳轻浮碧,野花净落红。
小桥溪水涨,曲径峪云笼。
牧子横牛背,前村一笛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乡村宁静祥和的自然画卷,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闻到泥土和野花的芬芳。

前两句"衡门三月景,万顷浩无穷"像拉开一个广角镜头,展现三月乡村的辽阔天地。"衡门"指简陋的屋舍,暗示这是普通农家看到的景色。"万顷"极言视野开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田野中。

中间四句是四个精巧的特写镜头:柳枝新绿在堤岸轻摇,野花静静飘落染红地面,溪水上涨漫过小桥,山间小路被薄云缠绕。诗人用"轻浮碧"写柳叶的灵动,"净落红"写落花的静美,"涨"字写出春水的生机,"笼"字画出云雾的朦胧,每个字都精准传神。

最后两句突然有了声音和动感:牧童横坐牛背,笛声随风从前村飘来。这个画面让整首诗活了起来,笛声的加入更添几分闲适自在的田园趣味。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远及近,从静到动,最后以悠扬笛声作结,让人感受到暮春时节乡村特有的宁静美与生命力。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