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帝诗(去丹阳。尹荆州。)

敬爱良是贤。
谦恭寔所务。
尊贤遗道德。
重学严师傅。
六艺诚为敏,三雍称有裕。
覆被唯仁义。
吐纳必圭璋。
壮思如泉涌。
逸藻似云翔。
夙有匡时调。
早怀经世方。
留心在庶绩。
厉精思治纲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南朝时期一位官员写给皇帝的和诗,主要表达了对理想治国者的赞美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贤明领袖应有的品质。

开头四句点明核心:真正的贤者应当既保持对他人的敬爱,又不忘谦逊态度。这里强调领导者不能只空谈尊贤重道,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比如严肃对待教育("重学严师傅")。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比喻描绘理想状态:像"六艺"(古代六种才能)这样全面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拥有"三雍"(指仁、义、礼)的品德修养。诗人把高尚的思想比作"泉涌",把出众的文采比作"云翔",说明真正的贤者应该内外兼修。

最后六句转向治国理念:早就有匡扶时局的抱负,心怀治理天下的方法。要时刻关注民生事务("庶绩"),励精图治完善国家制度("治纲")。这里的"夙有""早怀"暗示这些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长期积累的治国智慧。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空泛的歌功颂德,而是具体描绘了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者形象——既要有仁义之心,又要有真才实学;既要思想活跃,又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这种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徐勉

(466—535)南朝梁东海郯人,字修仁。孤贫好学,六岁作祈霁文,见称耆宿。齐时,起家国子生,射策甲科,迁太学博士。入梁,为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自掌枢宪,多所纠举。迁吏部尚书,开立九品为十八班之制,自是贪冒茍进者以财货取通,守道沦退者以贫寒见没。曾奉命主修五礼。累官至侍中、中卫将军。卒谥简肃。有《流别起居注》、《选品》等,皆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