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与禅意交织的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超脱尘世的意境。
开头用"山川重复"的叠嶂景象,暗喻人生路途的曲折,而"心地相逢"则点出与高僧(石冰上人)心灵相通的瞬间。诗人突然回忆起秋夜江月的清冷,耳边仿佛响起古寺钟声,这种时空跳跃的写法让人感受到禅意的空灵。
中间四句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江南典型风景:平静的湖面映着两岸,云雾环绕着山峰。这里既是写景,也暗含禅理——"定力超香象"说高僧的修为超越佛教传说中的香象,"摄毒龙"则用降服恶龙的典故比喻克服心魔。
最后四句最有味道:风中鹤影、石上青松都是高洁长寿的象征,诗人似乎在问"您在这山水间修行多久了?"结尾说"烟霞道(指修行)与人间俗世难以相容",既表达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全诗妙在将山水之美与禅理之深自然融合,没有说教味。我们读着那些云雾山峰、古寺钟声的描写,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诗人营造的超然境界,感受到他对清净修心生活的向往。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