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两湖草堂

东挹匡山洞,西凌妩姥云。
酒船终日至,渔笛几江闻。
扶病思留客,藏身俟报君。
交深忘去住,秋叶点鸥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草堂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我试着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联“东挹匡山洞,西凌妩姥云”,诗人站在草堂中,向东可以看到匡山的洞穴,向西能感受到妩姥山的云雾缭绕。这里不仅描绘了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还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对山林隐居生活的喜爱。

颔联“酒船终日至,渔笛几江闻”,诗人整天与酒为伴,仿佛乘着酒船游荡,还时不时听到远处江上渔人的笛声。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颈联“扶病思留客,藏身俟报君”,诗人身体有些虚弱,但仍然渴望结交朋友、留下客人共度时光;他希望暂时隐居,等待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内心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得到了某种期待中的认可。

尾联“交深忘去住,秋叶点鸥群”,诗人认为深厚的友情能让人忘记离别与相聚的区别;秋风吹落的树叶仿佛与成群的鸥鸟相伴,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更增添了整首诗的意境美。

通过这样分析,我们能感受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个作品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