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去偃师做官时写的,字里行间既有对朋友品格的赞美,也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感慨。
前四句像在说悄悄话:我和您这位文采出众的人分别,怎么突然就要去小地方当官了呢?这里用"鸷鸟欲卑飞"(猛禽却要低飞)的比喻,既夸朋友能力强,又暗示大材小用的遗憾。
中间四句展现朋友的可贵品质:他看轻华丽的官帽(象征不慕虚荣),为了孝顺父母甘愿调职("綵衣"用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典故)。这种在功名和孝道之间的选择,显得特别有人情味。
最后两句是温暖的祝福:真羡慕您要去的地方能让您尽孝,从此可以常伴父母身边。全诗没有夸张的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平凡的生活选择,展现出一个不追名逐利、重视亲情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接地气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