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子夜歌二首·其二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译文及注释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
假器:借助于乐器。

不知歌谣(yáo)妙,声势出口心。
你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声势出口心:声音出口却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
你不明白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注释
假器:借助于乐器。
声势出口心:声音出口却表现着歌者的内心。

简析

《大子夜歌》,是《子夜歌》的一种变调。据说有个叫“子夜”的女子创制了这个声调。这首诗写的是歌谣之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出自《大子夜歌二首·其二》,主要描述了音乐和歌声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

1.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第一句讲的是乐器和歌声如何发出美妙的声响。"丝竹"指的是弦乐器和管乐器,它们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假器"是指借助乐器这个工具,"扬清音"则是说这些乐器能够传达出清晰、纯净的音乐。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音乐是如何通过乐器传递出来的。

2.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第二句则更多地从演唱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歌声的魅力。"歌谣妙"是指歌词和旋律美妙动听,"声势出口心"则是说歌声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用心去唱出的情感。这里强调的是演唱者通过歌声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传递给听众。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现了音乐与歌声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它描绘了音乐和歌声如何借助乐器和演唱者的努力得以展现;另一方面,它也强调了音乐和歌声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诗中的"清音"和"出口心"这两个词语,分别凸显了音乐的纯净特质和情感的真实性,使人们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作曲者和演唱者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大子夜歌二首·其二》通过对音乐和歌声的描绘,既赞美了艺术形式的表现力,也强调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美好音乐与歌唱的欣赏之情。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