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晚眺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芒种时节北固山下的江边景色,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江南水乡芒种过后,梅雨季节的风雨带来丝丝凉意。晚春的蚕虫开始吐丝结茧,江燕绕着高高的船桅飞舞。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江南特有的季节风情,既有田园气息(露蚕),又有江湖韵味(江燕)。

后四句转入抒情:北固山像巨人般稳稳矗立,潮水向西奔流不息。诗人年复一年在此登高远望,却看到人世间的变迁无常。这里用"山固"和"潮长"的永恒,反衬"人事销亡"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妙在将寻常景物写得充满生命力(蚕开簇、燕绕樯),又通过这些鲜活景象暗示时光流逝。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意——我们每个人不也常在某处重复同样的动作,突然惊觉岁月已改变太多吗?这种对生命流逝的敏锐感知,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