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怨的唯美画面,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用"梨花雨""海棠风"两个意象开场,就像用镜头拍下春日花瓣纷飞的场景——梨花如雨飘落,海棠随风摇曳。这里暗藏巧思:梨花洁白象征纯洁,海棠娇艳代表青春,风雨交加暗示美好事物易逝。
第二句的"不借胭脂作小红"很生动,说海棠花天然红艳,根本不需要像姑娘化妆那样借用胭脂。这其实是反衬:花尚能自然美丽,而深闺中的女子却无人欣赏。
第三句转折写寂寞,"几日无人吹玉笛"——好久没听到欢快的笛声了。玉笛常代表爱情信号,这里暗示女子等待的人迟迟不来。
最后一句最耐人寻味:成双的鸳鸯飞进了"馆娃宫"(古代宫殿,暗指富贵之地)。用鸳鸯的双宿双飞,反衬女子的形单影只,而它们飞向的华丽宫殿,更暗示着女子所爱之人可能已追逐权势富贵去了。
全诗妙在通篇写景,却句句含情。表面看是描写梨花海棠、鸳鸯飞鸟的春日图,实际是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一个被遗忘的女子在春天里的孤独与哀愁。特别是最后用鸳鸯双飞对照人的孤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全世界都在恋爱,只有我被落下"的淡淡忧伤。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