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饯秋
念秋来、惜离伤别,珠帘垂又还捲。
西风只会吹梧叶,那识芳园零乱。
晴又晚。
最怕是、重阳风雨年年惯。
暮云一片。
空绕遍天涯,画栏凝伫,怎教黛痕展。
情未倦。
更上层楼望远,婵娟谁与为伴。
供愁惟有东篱菊,解得愁深愁浅。
秋不管。
也不怕、玉关旧路阴晴换。
千回万转。
要寄取相思,庭前为托,疏柳倩征雁。
西风只会吹梧叶,那识芳园零乱。
晴又晚。
最怕是、重阳风雨年年惯。
暮云一片。
空绕遍天涯,画栏凝伫,怎教黛痕展。
情未倦。
更上层楼望远,婵娟谁与为伴。
供愁惟有东篱菊,解得愁深愁浅。
秋不管。
也不怕、玉关旧路阴晴换。
千回万转。
要寄取相思,庭前为托,疏柳倩征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摸鱼儿·饯秋》是一首充满秋日愁绪的送别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秋天告别的复杂情感。
上片开头就用"念秋来"直接点明主题——对秋天的留恋。诗人像对待即将远行的朋友一样,反复卷起又放下珠帘,这个动作生动展现了内心的不舍。西风无情地吹落梧桐叶,却不懂花草零落的伤感,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秋风显得格外冷漠。提到重阳节的风雨年年如此,暗示人生别离的常态。最后用"暮云绕天涯"的意象,把愁绪延伸到远方,连眉头都因忧愁而无法舒展。
下片情感更进一层。诗人登高望远,却发现只有月亮相伴,孤独感油然而生。菊花成了唯一能理解愁绪的知己,但秋天本身却对人间愁苦无动于衷。"玉关旧路"可能暗指边塞征人的艰辛,但诗人说即使前路莫测也不畏惧,展现出倔强的一面。结尾最动人:想把相思之情托付给庭前的柳树,再请迁徙的大雁代为传递,这个浪漫的想象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妙在把秋天人格化,通过卷帘、登高、托雁等生活化场景,把离别愁绪写得既真实又空灵。特别是最后托雁传情的构思,让整首诗的意境突然开阔,愁而不哀,展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含蓄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