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曹能始吴客轩题壁

园亭临浦口,门巷暝烟深。
池岸波新浴,花谿草乍侵。
云来窗上湿,月过树边阴。
谁谓留吴客,余将起越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园林夜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暂居他乡时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勾勒出整体环境:园亭紧邻江口,暮色中巷子被烟雾笼罩。这里用"临浦口"点明地理位置,"暝烟深"营造出朦胧静谧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特写: 1. "池岸波新浴"用拟人手法,写池边波浪像刚沐浴过般清新 2. "花谿草乍侵"写溪边野草悄悄蔓延到花丛中,"乍侵"二字让静态画面有了生长感 3. "云来窗上湿"写云雾贴着窗棂飘过,仿佛能感受到潮湿的水汽 4. "月过树边阴"写月光穿过树梢投下斑驳阴影,光影变化如在眼前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谁说留居吴地的客人(诗人自己)就会忘记故乡?我正要唱起越地的歌谣呢!这里用"吴客"与"越吟"的对比,含蓄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看似闲适的夜景描写中,暗藏着诗人的乡愁。

全诗妙在: 1. 每句都抓住细微的动态变化(新浴、乍侵、云湿、月阴) 2. 由静到动的描写顺序,就像镜头从远景推到特写 3. 结尾的情感转折出人意料,让前面的写景都有了更深的情感寄托

吴兆

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