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绵绵堤草拂征轮,龙虎俱辞楚水滨。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
一种西归一般达,柏台霜冷夏城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与回归的情景,赞美了卢端公和卢校书的才华与成就。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绵绵堤草拂征轮”,诗人描绘了一幅送别时的场景。绿色的堤岸上长满了一片片细长的草,轻轻拂过路过的马车车轮。这里的“征轮”指的是载着将要离去的客人的马车,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感。

第二句,“龙虎俱辞楚水滨”,诗人表达了送别两位尊贵人物(龙虎比喻尊贵的人)离开楚地的情景。他们离开楚地的水域,踏上新的旅程。这里的“辞”字表达了离别的意思。

第三句,“只是胜之为御史”,诗人赞美卢端公担任御史的职位,这个职位是负责监察和弹劾的高级官职,代表着公正和权威。这里的“胜之”可以理解为胜任此职,表现出色。

第四句,“不知梅福是仙人”,诗人巧妙地将梅福比作仙人,暗示卢端公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和能力。梅福是汉代的名士,传说他后来得道成仙,这里用梅福比喻卢端公,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美。

第五句,“地推八米源流盛”,诗人赞美卢校书的学问和才华。“八米”在古代是对博学多才之人的称赞,这里表示卢校书的学问渊源深厚,成就显赫。

第六句,“才笑三张事业贫”,诗人再次赞美卢校书的才华,并与历史上的名人张芝相比较。“三张”指的是张芝,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这里用来比喻卢校书的书法和才华卓越,事业有成。

第七句,“一种西归一般达”,诗人表达了对两位友人的祝福。他们向西归去,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这里的“一种”表示两位友人共同的愿景。

最后一句,“柏台霜冷夏城春”,诗人用季节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离别的感慨。柏台是御史办公的地方,霜冷代表着冬天的寒冷;夏城则代表着即将到来的春天和希望。这里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对春天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绘和对卢端公、卢校书才华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的用词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