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三十首 其五 陈思王曹植赠友
君王礼英贤,不吝千金璧。双阙指驰道,朱宫罗第宅。
从容冰井台,清池映华薄。凉风荡芳气,碧树先秋落。
朝与佳人期,日夕望青阁。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
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延陵轻宝剑,季布重然诺。
处富不忘贫,有道在葵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明君王礼遇人才、与友人共享高雅生活的场景,同时传递了重情义、守承诺的价值观。
开头四句写君王大方礼遇人才:君王尊重有才华的人,不惜用千金美玉来招揽他们。宫门前的驰道笔直通向宫殿,朱红色的宫墙内排列着豪华宅第,展现君王对人才的重视。
中间六句描绘悠闲的宫廷生活:诗人和朋友们在冰井台悠闲漫步,清澈池水倒映着繁花绿树。凉风吹送花香,碧绿的树木比秋天更早落下叶子。白天与佳人相约,傍晚眺望青色楼阁,撩起衣襟采摘明珠,徘徊时拾取香草,呈现一派雅致惬意的生活画面。
最后六句转向对友情的赞美:诗人深情回忆这些好友,称赞他们的文采如金玉般美好。借用延陵季子赠剑、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强调真正的友谊看重的是诚信与承诺。即使身处富贵也不忘贫贱之交,这种高尚品德就像向日葵始终追随太阳一样坚定不移。
全诗通过宫廷美景与交友之道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重视才德、珍视友情的价值取向。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