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京乐歌词

百战初休十万师,国人西望翠华时。
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战结束后举国欢庆的场景,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百战初休十万师,国人西望翠华时"用数字"百战""十万"突出战争的漫长与规模,而"初休"二字让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弛。百姓向西眺望皇帝车驾的细节,生动展现了人民对和平的期盼。

后两句笔锋一转,描写太平盛世的日常景象:街头巷尾都在传唱庆祝的歌曲,连皇帝都亲自到梨园(唐代皇家艺术机构)创作新词。这里"家家尽唱"的普及性与"帝幸梨园"的权威性形成有趣对比,暗示从上到下的喜悦是真实自然的。

全诗最妙的是用"升平曲"这个音乐意象贯穿:战争结束是序曲,百姓期盼是前奏,帝王填词是高潮,共同谱写了一曲太平赞歌。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诗人把抽象的国家和平转化为可听可见的烟火气,让读者仿佛能听见街头巷尾的欢歌笑语。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