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吏亭
野吏厌公堂,开轩出郡墙。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鸟,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残花炎帝圃,斜日尉佗乡。
叠巘分诸粤,重城截大荒。
耕桑蛮聚落,烟火汉封疆。
云势飘蓬鸟,天形压夜郎。
扁舟闲得侣,嘉树远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风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鸟道没青苍。
爽垲吟魂健,虚明夏景凉。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官员厌倦官场生活,向往自然田园的场景。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展现了一幅岭南地区的独特画卷。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这位地方官对衙门公务感到厌倦,于是推开窗户,视线越过城墙,看向外面的世界。接下来诗人用"残花"和"斜日"营造出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点出这是在岭南地区(尉佗乡指代岭南)。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了岭南风光:重叠的山峦将这片土地分隔开来,坚固的城墙把荒野隔在外边。这里既有少数民族的村落,也有汉人聚居的田园。天空中云朵飘动,地形险要得仿佛能压住夜郎国(古代西南地区)。江上的小船悠闲自得,岸边的树木整齐排列。
诗人特别描写了岭南特有的梅雨季节和春日景象:梅雨让山林显得朦胧,春风吹来百草芳香。人们生活在广阔的水域边,飞鸟的踪迹消失在苍翠的山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神清气爽,连炎热的夏天也变得凉爽宜人。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将来再回想这段时光,可能会因为没能像古代贤臣那样留下政绩(甘棠典故指代德政)而感到惭愧。但实际上,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同样珍贵。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生动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 表达了古代文人"仕隐矛盾"的典型心态 3. 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4. 最后用谦虚的口吻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岭南风情画,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田园生活的宁静,同时也体会到古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