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晁之道韵

翰林诗百篇,发兴自斗酒。
同游八仙中,七者颜已厚。
迩来数百年,斯人那复有。
风流城东晁,四涨蔚称首。
之子乃其豪,异代得密友。
满腹贮诗书,妙意寓醪酎。
正使誉日新,位卑未为丑。
亭亭涧底松,不如园中柳。
芝菌冠众芳,其出木枯朽。
叫阍问大钧,得致君侧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名为《交晁之道韵》,主要表达了对一位名叫晁道的异代密友的赞美和倾慕之情。整首诗情感饱满,充满了对晁道才华的钦佩和对他的诗书之学的赞美。

首句“翰林诗百篇,发兴自斗酒”,描述了晁道在饮酒之后,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是一种对晁道创作才华的赞美。接下来,“同游八仙中,七者颜已厚”,用八仙比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晁道在其中,七人的脸色都已显得厚重,暗指他们都是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人。

“迩来数百年,斯人那复有”,表达了诗人对晁道这样的人才的赞叹,几百年才出现这么一位。然后诗人以“风流城东晁”来形容晁道的风采,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四涨蔚称首”则进一步强调了晁道在其时代的卓越地位。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赞美晁道的学识和才华。“之子乃其豪,异代得密友”表达了诗人与晁道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视他为密友的情感。“满腹贮诗书,妙意寓醪酎”则形象地描绘了晁道学识丰富,妙思如泉的特质。

“正使誉日新,位卑未为丑”表达了诗人认为晁道的声誉日益提高,即使地位卑微也不以为耻。这是对晁道坚韧不拔、不卑不亢的品格的赞美。

然后诗人以“亭亭涧底松,不如园中柳”作比喻,形容晁道虽然身处困境,但其品格和才华却如同松树一样坚韧挺拔,比那园中的柳树更为出色。这是对晁道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美。

最后,“芝菌冠众芳,其出木枯朽”则是以灵芝比喻晁道,形容他的才华如同灵芝一样珍贵,能在枯朽的树木中生长出来。“叫阍问大钧,得致君侧否”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晁道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为国家效力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晁道才华、品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诗人对其倾慕之情的全面赞美。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晁道的卓越才华和人格魅力。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