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后闲步

乞得闲身入钓台,柳眉舒尽见桃腮。
山中历日花开落,物外交朋鹤去来。
更展书窗延竹影,剩翻隙地长梅栽。
春寒无赖欺霜履,健倒应愁破绿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摆脱俗务、享受自然闲适生活的画面,充满悠然自得的意境。

开篇"乞得闲身入钓台"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好不容易获得空闲,跑去钓鱼台享受生活。"柳眉舒尽见桃腮"用拟人手法写初春景色——柳叶像舒展的眉毛,桃花像少女红润的脸颊,生动可爱。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生活细节展现隐居之乐:看山中花开花落记录时光,与鹤为伴交友;书房窗外竹影婆娑,特意开辟空地种梅。这些描写透露出主人公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情趣。

结尾笔锋一转,用拟人手法写春寒调皮地欺负穿着单薄的主人,担心他滑倒在长满青苔的地上。这个幽默的想象让全诗在轻松中收尾,更添生活趣味。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钓鱼、赏花、种梅等日常场景,展现了中国文人向往的闲适生活。诗中"山中历日"、"物外交朋"等表述,都体现了主人公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