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乡画面,读起来像在欣赏一幅水墨画。
前两句"绿阴高树映清潭,一舸夷犹酒半酣"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夏日午后:高大的绿树把倒影投在清澈的潭水中,一条小船在水面上悠闲地漂着,船上的人正微醺半醉。这里的"夷犹"用得特别生动,把小船随波荡漾、悠闲自在的感觉完全表现出来了。
后两句"最爱西城城下路,长桥烟雨似江南"点明了诗人最喜欢的地方——西城下的那条路。特别是当烟雨朦胧时,长桥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这里用"似江南"三个字,一下子就把北方景色写出了江南的韵味,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怀念和喜爱。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悠远意境。诗人通过绿树、清潭、小船、长桥、烟雨这些典型意象,把北方一处普通景致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最后把北方比作江南,既写出了景色的美,又透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江南的眷恋。读完后,我们眼前会自然浮现出一幅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画面,感受到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
苏大年
(?—1364)元真定人,寓扬州,字昌龄,以字行,号西坡,又号林屋洞主。硕学鸿才,不受辟举。文辞翰墨,皆绝出时辈。又工画竹石窠木。顺帝至正间为翰林编修。因避兵至平江。张士诚据平江,用为参谋。先吴亡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