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寄龚蘅圃

玉玲珑、阁前松石,经过朱夏曾抚。
主人直待秋期近,金粟满庭香雨。
新乐府。
早和遍、蘋洲笛谱筼房句(谓青士、分虎也。)。
竹垞小住,笑我若归时,留君烂醉,十日不教去。
西堂冷,孔翠应凋锦羽。
鹿麑高下腾距。
红泥亭子方池外,深径共谁延伫,岁既暮。
想皖口鲟鱼,又好沾犀箸。
粉云风絮。
定吹到山楼,丛梅冻雀,把盏旧吟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朋友龚蘅圃的一封"诗信",充满了朋友间的温暖调侃和对往事的怀念。

上片用轻松的笔调回忆往事:前几句说龚蘅圃家(玉玲珑阁)前的松石,夏天时我们曾一起抚摸赏玩。主人(龚蘅圃)非要等到秋天桂花(金粟)飘香时,才肯招待客人。接着提到他们一起创作新乐府诗,还和另外两位朋友(青士、分虎)互相唱和。最后几句是朋友间的玩笑话:等我回来时,要留你喝个烂醉,十天都不让你走。

下片转向冬日景象:西堂冷清,孔雀的羽毛不再鲜艳,小鹿在雪地里蹦跳。红泥亭子外的方池和幽径,现在还有谁会在那里驻足呢?快到年底了,想起皖口的鲟鱼正好下酒。最后几句最美:想象风吹着雪花(粉云风絮)飘到山楼,落在梅花和冻僵的麻雀身上,我们还能像从前一样,在喝酒时吟诗作对。

全词最动人的是朋友间那种无拘无束的亲密感。既有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又有对重逢的期待。特别是结尾处风雪中把酒吟诗的想象,把友情写得既温暖又富有诗意。词中提到的松石、桂花、鲟鱼、梅花等意象,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记忆,让整首词充满生活气息。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