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

闲论修持,修持非草草。猛舍家缘,方求大道。灭尽无明,如轲能养浩。

肯逐人情似桔槔。鷇食鹑居,自然无烦恼。垢面蓬头,心田频扫。

金木相生,就中成至宝。便觉灵光出一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修行求道的过程,用大白话来解析就是:

1. 修行的态度 开头就说修行不能马虎应付("非草草"),得像孟子那样培养浩然正气("如轲能养浩")。这里用"舍家缘"比喻要放下世俗牵挂,就像拆房子得先搬空家具。

2. 摆脱世俗束缚 用"桔槔"(古代提水工具)比喻被欲望牵着走的人,修行者要像小鸟住巢、鹌鹑随遇而安("鷇食鹑居"),过简朴生活自然没烦恼。

3. 修行者的形象 "垢面蓬头"不是不讲卫生,而是说不在乎外表,重点在内心不断清扫杂念("心田频扫"),就像手机要常清缓存。

4. 修行的秘诀 用"金木相生"的五行理论,比喻身心调和就像炼金术,最后炼出"至宝"——指豁然开朗的顿悟时刻,这时会觉得智慧光芒从体内透出来("灵光出一毫")。

全词把抽象修行写得特别形象:放下物质追求→简化生活→专注内心→最终开悟,像一份古代版的"极简生活指南"。最后那道"灵光"的描写,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突破境界时的特效,让人感受到修行带来的精神升华。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