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青原山的宁静禅意,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意境。
前两句写秋日山林稀疏、禅院石阶平整,用"祇林浅"形容树叶凋零后山林显得空旷,古石平则暗示禅院历经岁月仍保持古朴。三四句提到香火台和七祖塔,以及粗壮的法树和荆棘,这些具体景物让读者感受到寺庙的历史沉淀和自然生长的力量。
五六句用夸张手法写手杖似乎能飞过古井,群山环绕如同城墙,既表现山势险峻,又暗喻佛法无边。最后两句是诗人感叹:面对这样的景色都来不及细细品味,只能匆匆走过,反而让这些山岩显得轻贱了——其实是反话,表达对美景的留恋和未能深入感悟的遗憾。
全诗妙在将禅意融入山水描写,不直接说理,而是通过"古石平""十围荆"等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永恒与瞬间的哲理。最后自我调侃的笔法,更显得意境高远而语言平易。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