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歌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怪石篠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幽人躯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豔,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菖蒲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菖蒲这种植物,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下面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这两句说菖蒲生长的地方石头奇特、峭立,而菖蒲本身四季常青,生机勃勃。

2. “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这里说人们认为菖蒲不止一种,其中九节菖蒲被认为是上品,有着通灵的特质。

3.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菖蒲的根与众不同,不带尘埃之气,它喜欢与泉水、石头结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4.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菖蒲喜欢在干净明亮的环境中生长,与花林和草砌(可能是指繁华的市井)不相交往,表现了它的高雅。

5.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菖蒲在夜晚不怕露水重,清晨时看起来像是有白云环绕,形象地描绘了它的清雅。

6.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菖蒲看起来像秦朝时期的童女在仙境中漫步,手持绿色的玉杖,非常柔嫩美丽。

7.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菖蒲又像天台山上的圣贤僧人,或者像孤鹤一样清瘦。

8.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菖蒲的坚韧又像五百义士一样,英气勃勃。

9.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菖蒲的清雅还像孔子三千弟子一样,有着音乐的韵味。

10.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菖蒲不与世俗的红粉争艳,常常在诗书声旁。

11. “怪石篠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菖蒲和奇石、竹子一样都是贡品,应该和它们一起供奉在舜庙。

12. “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神农氏知道它的价值,把它收录在《本草》中;屈原也曾在诗中提到它。

13. “幽人躯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隐士们玩赏它会激发出仙气,方士们服用它可以延年益寿。

14. “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菖蒲如同彩鸾、紫凤、琪花、玉麟、赤龙、玉麒麟一样,生长在美丽的花园和城市中。

15.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天上的仙人喜欢清净,看到这种灵草会感到惊讶。

16.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诗人想要带着菖蒲去朝见天上的仙人,但瑶草也不敢独占它的芬芳。

17.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玉皇大帝一笑,留下菖蒲的香气在案上,赐予有道德的人长生。

18. “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豔,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人间的千花万草虽然美丽,但未必敢与菖蒲争名。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重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菖蒲赋予了高洁、坚韧、清雅、神秘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