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道中作

溪窄绿塍阔,水肥乌榜轻。
开篷画芃蒨,挂席剪澄明。
南国春方丽.越天云复晴。
山阴指明日,已是镜中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萧山道中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萧山的路上所见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

首句“溪窄绿塍阔”,描述了溪流狭窄,绿色的田野显得开阔。这里用“绿塍”形容田野的绿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

次句“水肥乌榜轻”,描述了水势肥硕,乌黑的船桨显得轻巧。这里的“水肥”不仅形容水的丰盈,也暗示了春天的水的活力。“乌榜轻”则表现了船在流畅的水流中轻松前行的情景。

第三句“开篷画芃蒨”,描绘了诗人打开船篷,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画芃蒨”可以理解为如画的景色,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和生机。

第四句“挂席剪澄明”,描述了诗人挂起船帆,在清澈的水面上快速前行。“剪澄明”可以理解为划破平静的水面,表现出一种动态美。

第五句“南国春方丽”,点明了诗人身处南国的春天,赞美春天的美丽。

第六句“越天云复晴”,描述了越地的天空云散天晴,展现了诗人心情的明朗。

最后两句“山阴指明日,已是镜中行”,描绘了诗人望向山阴,转眼间已经到了如同镜面一般的水面上。这里的“指明日”和“已是”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行程的快速,也暗示了诗人对前方旅程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萧山路上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情。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喜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