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汉世祖庙

舂陵气初发,渐台首未传。列营百万众,持国十八年。
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宛城剑鸣匣,昆阳镝应弦。
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长驱过北赵,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门外,王郎死道边。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跃,剑珮几联翩。至德刑四海,神仪翳九泉。
宗子行旧邑,恭闻清庙篇。君容穆而圣,臣像俨犹贤。
攒木承危柱,疏萝挂朽椽。祠庭巢鸟啄,祭器网虫缘。
怀古江山在,惟新历数迁。空馀今夜月,长似旧时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汉光武帝刘秀从起兵到建立东汉王朝的辉煌历程,同时感慨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苍凉感。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端拱千秋年")用电影般的画面感展现刘秀的创业史: - "舂陵气初发"指刘秀从南阳舂陵起兵 - "昆阳镝应弦"描写著名的昆阳之战箭如雨下的激战场面 - "王郎死道边"记录消灭割据势力王郎的关键胜利 - 通过"百万众""血涂地"等夸张描写,突出战争的惨烈和帝业的艰难

第二部分("朝廷方雀跃"到"祭器网虫缘")形成强烈对比: - 先描写开国时的盛况:百官朝服佩剑的壮观场面 - 突然转到如今庙宇破败的景象:柱子被藤蔓缠绕,鸟雀在祠堂筑巢,祭器结满蛛网 - 用"危柱""朽椽"等词暗示王朝兴衰的无常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抒发深沉感慨: - "怀古江山在"说山河依旧 - "惟新历数迁"指朝代更迭 - 结尾用"旧时月"的意象,将千年历史浓缩在一轮明月之中,表达物是人非的永恒叹息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剑鸣匣""镝应弦"等兵器意象表现战争场面,又用"巢鸟啄""网虫缘"等自然意象表现荒凉,形成震撼的今昔对比。最后以月亮为见证者,把个人功业放在历史长河中审视,引发读者对功名霸业的思考。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