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苍梧

有虞龙驾不西还,空委箫韶洞壑间。
无计得知陵寝处,愁云长满九疑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咏史诗。苍梧》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通过对苍梧地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首先,诗的前两句“有虞龙驾不西还,空委箫韶洞壑间”描述了古代帝王的车驾不再回到苍梧地区,留下的只有美妙的音乐在山洞中回荡。这里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曾经的繁华已经逝去,只留下一些遗迹和回忆。

接着,“无计得知陵寝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陵寝位置的未知和无法探寻的遗憾。这里的“无计得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历史的探寻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完全揭示过去的一切。

最后,“愁云长满九疑山”一句,用九疑山长满愁云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迷茫。九疑山在这里不仅代表了苍梧地区的地理特征,也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愁云满山的景象,既是对环境氛围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苍梧地区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诗的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历史的思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