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华兄出示《放筏图》,嘱为题句,并云此图乃昔年与赵望云先生同游灌县,赵写以见贻者。灌县为余旧游之地,江边放筏,亦曾目击,今睹此图,宛如旧识。爰题五律一首,即乞仲华兄两正1961.10
玉垒峰峦峻,岷江日夜流。
榜人齐放筏,天地正清秋。
击楫心常壮,回滩力自遒。
但凭弘毅志,新建古神州。
榜人齐放筏,天地正清秋。
击楫心常壮,回滩力自遒。
但凭弘毅志,新建古神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岷江放筏图,同时抒发了作者建设新中国的豪情。我来逐句解析:
开篇"玉垒峰峦峻,岷江日夜流"用巍峨的玉垒山和奔流不息的岷江,勾勒出灌县(今都江堰)的雄浑山水,让人仿佛看到连绵险峻的山峰和滔滔江水。
"榜人齐放筏,天地正清秋"生动刻画了船工们齐心协力放筏的场景,秋高气爽的时节更衬托出劳动场面的壮阔。"榜人"就是船工,"放筏"指驾驭木筏顺流而下。
"击楫心常壮,回滩力自遒"通过船工击水前行的动作,展现了他们面对险滩时毫不畏惧的勇猛姿态。"击楫"是划船的动作,"回滩"指水流湍急的河段。
最后"但凭弘毅志,新建古神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放筏的拼搏精神升华到建设国家的层面。"弘毅志"指宽广坚毅的志向,"古神州"代指历史悠久的中国,表达了要用坚定意志重建祖国的决心。
整首诗从具体景物写到人物活动,最后上升到家国情怀,画面由静到动,情感由浅入深。作者通过放筏这个劳动场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奋斗精神,并寄托了对新中国建设的殷切期望。诗中"峻""流""壮""遒"等字眼都充满力量感,与主题十分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