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
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
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
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景,从夜空、池塘到箫声、梦境,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银汉无声"形容夜空宁静,"芳塘残雨"暗示雨后凉意。"玉箫清怨"的乐声将梦境带到南楼,而"鸳枕凉透"则直接点出独眠的孤寂。寒灯下顾影自怜,梧桐院中彻夜难眠,都在等待牵牛星(暗指远方的心上人)。
下片转入抒情。主人公提笔写信,想托飞鸿和兰舟寄给远方的人。想象对方展开信笺时泪流满面的场景,又担心地问:那个让我牵挂的人(潘郎指代情郎)近况如何?却只得到溪水空流的回应。最后以明月作结,将满腔新愁寄托在二分明月(扬州代指,也可能是虚指)之中。
全词通过"凉枕""寒灯""梧桐"等意象层层递进,将秋夜的凉意与心中的孤寂完美融合。写信的细节和想象对方读信的场景,更凸显思念之深。最后把愁绪托付明月,留下悠长余韵。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把女子秋夜独处时的思念、担忧、孤寂写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