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送杨国瑞西归
西风汾浦,雁初飞,秋水渺茫无际。有底忙时来复去,泛若虚舟不系。篱菊将开,村醪初熟,且住为佳耳。笑言相答,个中吏隐无愧。岁月不贷闲人,君颜非少,我发白如此。好把金杯休去手,万事惟消沉醉。日转山腰,马嘶柳外,歌阕行人起。凭高西望,相思目断烟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秋天送别朋友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了送别的环境:西风吹拂汾水岸边,大雁开始南飞,秋日的水面辽阔无边。这里用"泛若虚舟不系"形容人生就像没有系缆的小船,漂泊不定。但面对即将盛开的菊花和新酿的美酒,词人劝朋友"且住为佳耳"(暂且留下为好),展现了朋友间把酒言欢的温馨画面。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岁月不会放过悠闲的人,朋友容颜未老,自己却已白发苍苍。词人劝朋友"好把金杯休去手"(好好举杯不要放下),暗含借酒消愁之意。最后描写日影西斜、马儿嘶鸣、歌声停歇,朋友终将启程。词人登高远望,直到朋友的身影消失在烟水之中,表达出深深的思念。
全词通过秋景渲染离愁,既有"及时行乐"的豁达,又有对年华易逝的感伤。语言自然流畅,将送别的场景、对饮的欢乐、离别的惆怅层层递进,最后以遥望思念作结,余韵悠长。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