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得非常直白生动,就像在跟我们聊天一样。诗人站在远处向东眺望长安城,正好看到太阳刚刚升起。虽然看不到长安城的具体模样,但能看到长安方向的太阳也很开心。

后四句更有意思,像在自言自语:长安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就在马蹄下面啊!明天我就要回长安了,为了早点见到你(庞催),我现在就快马加鞭赶路。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 1. 用了重复的"长安",像唱歌一样有节奏感,强调对长安的思念 2. "马蹄下"这个说法很新颖,把抽象的距离感变得具体可感 3. "急走马"三个字活灵活现,让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策马扬鞭的急切样子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思念之情,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之间最普通的对话,却让人感受到真挚的友情和归心似箭的心情。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