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八首

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
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偷闲的场景,充满生活趣味和自然意趣。

前两句"陌上偷来为看花,饶声鹦鹉莫夭斜"写主人公偷偷溜到田间小路上赏花,还叮嘱聒噪的鹦鹉别乱叫(怕被人发现)。"偷来"二字特别生动,把那种忙里偷闲、像做坏事一样的小心翼翼又暗自窃喜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犊车缓缓随芳草,不去桃源阿母家"写主人公坐着牛车慢慢跟着芳草走,故意不去约定好的地方。这里用"缓缓"二字营造出悠闲的节奏,而"不去桃源"的任性举动,更突出了主人公沉醉在春光中的自在随性。

全诗妙在: 1. 用"偷看花""哄鹦鹉""故意爽约"这些生活化的小细节,展现了对春天的喜爱 2. "犊车缓缓"的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牛车在花草间慢行的景象 3. 通篇带着俏皮的孩子气,把赏春写成了一场有趣的"秘密行动"

这种把平凡小事写得妙趣横生的手法,正是古代田园诗的魅力所在。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闲情逸致里。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