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竹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玕节下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道院中与竹子相伴的闲适生活,通过日常小事表达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首联写主人公在道院中看到茂密的竹子,便简单修剪清洗,然后一边弹琴一边饮酒,欣赏竹影婆娑。这里用"略洗"二字显得随性自然,不刻意追求完美,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颔联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不指望竹子引来凤凰(象征功名利禄),只想要长竿钓鱼(象征平凡乐趣)。这两句明确表达了不慕荣华、甘于平淡的志趣。

颈联继续用生活细节展现闲情逸致:用竹笋壳做帽子增添洒脱,用嫩竹笋做菜追求清淡。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主人公追求简单自然、远离喧嚣的生活理念。

尾联突然转折,说有时会想起天上的事(可能指人生理想或重要往事),就把这些心事写在竹节下。这个细节特别动人,竹子成了倾诉心事的对象,既保留了文人雅趣,又透露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思考。

全诗以"洗竹"这件小事为引子,通过弹琴、钓鱼、做帽子、烧菜等生活场景,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内心丰富的隐士形象。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