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乐心情,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首联"宝炬燃红映百坊,佛灯相照有余光"直接展现灯火辉煌的节日景象:精美的灯笼照亮整条街巷,佛寺的灯光与其他灯火交相辉映。这里用"宝炬"形容华贵的灯笼,"百坊"说明灯火范围之广。
颔联"樽前尽被公孙礼,席上惟无处士狂"通过对比写不同人群的表现:达官贵人们(公孙)在酒席上保持礼节,而隐士们(处士)却难得地放纵狂欢。这种反差突出了节日的特殊氛围。
颈联"午夜笙歌欢是伯,几家帘幕醉成乡"继续描写欢乐场景:夜半时分音乐不断,欢乐的主角(伯)带动气氛,很多人喝得醉醺醺的,把酒席当成了家乡。这里"欢是伯"可能指最会活跃气氛的人。
尾联"都人犹怕春宵短,共乐何妨舞袖长"道出人们的心声:城里人都嫌春夜太短,既然大家这么开心,不妨尽情歌舞到尽兴。"舞袖长"既写实指舞蹈动作,也暗喻欢乐时光的延长。
全诗通过灯火、酒宴、音乐、舞蹈等元素,生动再现了古代元宵佳节的热闹与欢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尽情享受的心情。诗中既有全景式的场面描写,又有人物特写,动静结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史卫卿
史卫卿,字景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安之从子,弥巩孙。曾预乡荐,入淮南帅幕。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一、《甬上宋元诗略》卷一○。今录诗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