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发渔浦潭诗

渔潭雾未开,赤亭风已飏。棹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

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崭绝峰殊状。

森森荒树齐,析析寒沙涨。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

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从渔浦潭出发的山水画卷,充满野趣和隐逸情怀。

开篇用雾、风、歌声、鼓声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画面:渔潭还笼罩在晨雾中,赤亭边却已扬起清风。船夫们划着桨从江心传来歌声,远处山间回荡着鼓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接着镜头转向岸边:村里的孩子们突然聚在一起玩耍,偶尔有老农驻足远望。这里通过"忽相聚"和"时一望"两个动作,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随意自在。

随后着重描写奇特的山石景观:怪石嶙峋形态各异,险峰陡峭千姿百态。茂密的荒树整齐排列,寒冷的沙滩上潮水正在上涨。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奇,又透着一丝荒凉之感。

诗中特别提到攀爬的体验:垂下的藤蔓让岛屿容易攀登,但倾斜的悬崖却让小岛难以靠近。这种对比暗示了归隐生活看似容易实则不易。

最后诗人抒发感慨:这里确实是永远隐居的好地方,岂止是暂时清净的所在。坐着吟咏可以寄托情怀,躺着也能治理一方,表达了向往远离尘嚣、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在展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