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感事,用屯田韵
商凄飙绝。
卷东流水,好景都歇。
湖山眼底如许,刚惆怅处,楼船西发。
入夜征笳戍鼓,共霜雁哀咽。
更指点、铜狄荆驼,画栋灰飞血痕阔。
疮痍百万无家别。
抗强秦、几见相如节。
惊残锦城丝管,犹梦忆、旧时风月。
霸气消沉,谁信长城万里虚设。
纵奋起、填海心情,剩与冤禽说。
卷东流水,好景都歇。
湖山眼底如许,刚惆怅处,楼船西发。
入夜征笳戍鼓,共霜雁哀咽。
更指点、铜狄荆驼,画栋灰飞血痕阔。
疮痍百万无家别。
抗强秦、几见相如节。
惊残锦城丝管,犹梦忆、旧时风月。
霸气消沉,谁信长城万里虚设。
纵奋起、填海心情,剩与冤禽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悲壮的笔调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奈。
上片开头用"凄飙绝"(凄厉的狂风停止)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湖山眼底如许"看似写景,实则暗含对山河破碎的痛心。随后通过"楼船西发"、"征笳戍鼓"等军事意象,展现战乱的紧张气氛。"铜狄荆驼"(指战乱中损毁的文物)、"画栋灰飞"等意象生动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下片转入抒情。"疮痍百万无家别"直接点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用"抗强秦"的典故,暗指当时国家面临的强敌,感叹像蔺相如这样的爱国志士太少。"锦城丝管"(成都的歌舞)与"旧时风月"形成今昔对比,突出和平生活的珍贵。最后以"填海心情"(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即便有报国之志,也难挽狂澜的悲愤。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以景写情":通过战火后的残破景象,自然引出忧国之情。用典自然贴切,如"铜狄荆驼"、"填海"等,既丰富了内涵,又不会晦涩难懂。结尾"剩与冤禽说"的无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感受到在那个动荡年代,爱国志士的满腔热血无处倾诉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