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绵花树歌
楼台影里光如蓦,氤氲海气笼山郭。踏青已过春未阑,别有芳菲趁行乐。
昨朝禁火家无烟,炊向枝头烘欲然。扶疏槐柳千丛锦,最爱江南谷雨天。
暄风飘断官亭雨,杜宇啼红不知处。好是东皇驻六师,朱旗绛节云中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木绵花树歌》描绘了江南谷雨时节的春日美景,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开篇用"楼台影里光如蓦"勾勒出阳光突然穿透云层的瞬间明亮感,随后用雾气笼罩山城的画面营造出朦胧美感。诗人告诉我们,虽然踏青活动已经结束,但春天还没走远,依然有花朵在绽放供人欣赏。
中间部分巧妙转折:昨天因为寒食节不能生火做饭,人们只能看着枝头红艳的木棉花,仿佛能当柴烧一样。这里用"炊向枝头烘欲然"的夸张想象,把木棉花的红艳表现得活灵活现。随后赞美槐柳在春雨中像锦缎般美丽,点出江南谷雨时节最动人的景致。
结尾处风雨停歇、杜鹃啼血的意象暗含春光易逝的感慨,但突然笔锋一转,把春天比作带着红色仪仗的君王(东皇),在云端高举旗帜停留人间。这个霸气又浪漫的比喻,让整首诗在壮丽景象中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强烈的眷恋之情。
全诗最妙处在于:既写出了节日习俗(寒食禁火),又捕捉了自然美景(木棉红艳、槐柳如锦),最后用神话般的想象升华主题,把普通的春日景象写得气势磅礴。诗中"枝头烘欲然"的联想尤其新颖有趣,让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