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qī)鸟还。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木瓜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木瓜铺。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身在异乡内心本已酸楚,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
注释
木瓜山:在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木瓜铺。
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其味酸。
创作背景
此诗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游览池州,在青阳望木瓜山而作。木瓜山在青阳县木瓜铺。木瓜山,今安徽贵池县与湖南常德县都有木瓜山。一云木瓜山位于湖南常德府城东七里,李白谪夜郎过此而作,误。
鉴赏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早见蒸蒸日出、晚见归鸟还巣的忧伤感怀图,诗人触景生情:见日出,见栖鸟,不见众鸟,不见孤云,表达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孤寂心声。正如白居易《夜雨》:“我有所感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的无限向往和百结愁肠。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写诗人客居他乡,内心本已酸楚,再看到木瓜山,想起酸涩的木瓜,心中就更酸了。“客心”、“酸楚”是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木瓜山”,是诗歌中的形象事物。这三个诗词,有清晰有模糊,有实体有虚象,有眼里的更有心中感悟的,使得诗歌的语言凝练,渲染氛围,加深诗人客居酸楚之感。
此诗语极平常,而意甚含蓄,字字辛酸。诗人触景生情:早见蒸蒸日出,而悲自已穷途潦倒,想要过神仙那样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真当他处于寂寞境地的时候,又难免生出许多忧伤和悲愁。晚见归鸟还巣,而悲自已去国离乡,看透了现实世界的混沌,想起各种人情世故,更增一份凄楚。木瓜味酸苦,诗人望见木瓜山而感怀身世,感触漂泊生活的孤寂,内心倍感酸楚,流露出李白忧伤悲愁的情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就像一张随手拍下的生活照片,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漂泊者的孤独。
前两句是日常速写:清晨看太阳升起,傍晚看鸟儿归巢。这种重复的日常画面,暗示着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太阳和飞鸟都能按自己的规律行动,反衬出诗人身不由己的处境。
后两句突然转向内心独白。"客心自酸楚"直接点破游子心酸,而"木瓜山"这个看似普通的景物,成了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木瓜可能让人联想到家乡风物(古人常以木瓜赠友表思念),这座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诗人无处安放的乡愁。
全诗妙在"况对"这个转折——本来心里就难受,偏偏眼前还立着这座惹人愁思的山。这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绪叠加,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有时候最普通的景物,恰恰最能刺痛孤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