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官场新人的尴尬场景,暗含对虚伪社交的批判。
前两句"惯行私路,乍赴公筵"像在说:这人平时总走歪门邪道(私路),突然被邀请参加正式宴会(公筵),显得很不适应。就像个习惯穿拖鞋的人突然要穿正装,浑身不自在。
三四句"幞头脚短,腰带夸圆"用衣服不合身来暗指他德不配位。古代官员的幞头(官帽)和腰带都有严格规制,这里说帽子太小、腰带却故意系得很圆,活画出他硬撑场面的滑稽相,就像现在有些人穿不合身的名牌充面子。
最后两句最妙:要不是酒桌上有人帮着劝酒圆场,这个装模作样的年轻人差点就错过当官的机会了。"青毡"指代官位,整句在讽刺官场靠关系喝酒混脸熟的陋习,就像现在某些人靠饭局拉关系谋职位。
全诗像部微型讽刺剧,通过穿衣打扮、酒桌应酬这些生活细节,把官场新人的窘迫和老油条的圆滑都写活了。虽然写的是古代,但那种"不会来事就混不下去"的现象,今天读来依然让人会心一笑。
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