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归堂隐鳞洞 其二

清时通退一何忙,抚志山西汉仲长。
静觉眼根无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一句“清时通退一何忙”,意思是说,在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升官和退隐的选择是多么匆忙。这里的“清时”指的是政治环境相对好的时候,“通退”指的是仕途上进或者退隐,“一何忙”则是感叹这种选择如此紧迫。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看法,他认为在这个时代,人们急于做出选择,显得过于急躁和不安。

第二句“抚志山西汉仲长”,意思是说,诗人仰慕像西汉时期的仲长统这样的隐士,他们能够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为世俗所动。仲长统是汉代的隐士,他远离官场,过着宁静的隐居生活。诗人用“抚志”表达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推崇,表明自己也想像仲长统那样,坚守自己的志向,不被世俗所影响。

第三句“静觉眼根无俗物”,意思是说,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中,诗人感觉到自己的眼中已经没有世俗的杂念和事物。这里诗人通过“静觉”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宁静,而“眼根无俗物”则表示他心中的杂念已经被净化,就像眼前没有世俗的干扰一样,突出了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自由。

最后一句“翛然一室自焚香”,意思是说,在这安静的室内,诗人独自焚香,享受着宁静和自在。这里诗人用“翛然”形容自己内心的自在和超脱,同时也通过“焚香”这种举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和仪式化的情感。整个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超然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和对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清时官场忙碌的对比,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