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欢·花隔铜壶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译文及注释

花隔铜壶,露晞(xī)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miǎo)。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宫门前,铜人托盘以乘天露,皇宫里风光烂漫,我偏爱春分,轻烟在漫长的白天飘动着,引得黄莺在皇家园林婉转歌鸣,鱼儿在皇家内池中游荡。街巷天气初晴,尘土沾染着芬芳,街巷两旁垂杨芳草。
春杪:春末。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méng)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fēi)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看到这样的景致,我因而思念起秦楼楚馆里那些美丽的姑娘(歌妓),想起以前的美好岁月,我曾与她们相聚,我曾迷恋她们的歌声和笑语。然而我离别京城已经这么多年,如今偶然想起当年欢爱时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这里。当年那些人呀,已经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见半掩的红色门扉。面对这一切,我只有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言,现在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凄凉。
欢盟:和好结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宫门前,铜人托盘以乘天露,皇宫里风光烂漫,我偏爱春分,轻烟在漫长的白天飘动着,引得黄莺在皇家园林婉转歌鸣,鱼儿在皇家内池中游荡。街巷天气初晴,尘土沾染着芬芳,街巷两旁垂杨芳草。
看到这样的景致,我因而思念起秦楼楚馆里那些美丽的姑娘(歌妓),想起以前的美好岁月,我曾与她们相聚,我曾迷恋她们的歌声和笑语。然而我离别京城已经这么多年,如今偶然想起当年欢爱时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这里。当年那些人呀,已经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见半掩的红色门扉。面对这一切,我只有伫立在那里默默无言,现在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凄凉。

注释
春杪:春末。
欢盟:和好结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京城春日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往昔恋情的追忆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上片用绚丽的笔触勾勒出帝都春色:铜壶滴漏旁鲜花掩映,晨露在铜盘上渐渐蒸发,整个京城沐浴在清晨阳光中。作者特别钟爱暮春时节的景色——薄雾轻烟中白昼悠长,黄莺在皇家园林里啼鸣,鱼儿在宫苑池沼中游动。雨后初晴的街巷里,花香混着尘土的气息,垂柳和青草都散发着春天的芬芳。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京城春景图。

下片转入回忆与感伤。作者想起从前和恋人在秦楼楚馆(古代歌舞场所)的欢乐时光,那时像彩凤般美丽的歌女,如朝云般动人的舞姬,都曾让他沉醉。但分别多年后重游旧地,却再也找不到当年让他心动的"人面桃花"(化用"人面不知何处去"的典故),只见朱红大门紧闭,一片寂寥。最后他只能整天默默伫立,任孤独凄凉的情绪淹没自己。

全词最动人之处在于强烈的今昔对比:上片越是把春景写得明媚动人,下片物是人非的失落感就越强烈。这种用美景反衬哀情的写法,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寻不见旧日恋人"的深切忧伤。词中"人面桃花"的化用尤其巧妙,既点明了爱情主题,又留下无限怅惘,让每个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