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寒崦人家碧豀尾,一树江梅卧清泚。
仙姿态不受白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惟我亦游艺机二三子。
弯碕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莫能委。
班荆劝客少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闵殊,休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
韵高尚恨白难称,歪风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亭泪如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梅花的清雅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乡之情。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诗人用"碧溪尾""清泚"等清新自然的意象,勾勒出江边寒梅的仙姿——它生长在偏僻的山脚溪畔,枝干横卧在清澈的水边。这株梅花孤高清雅,连带着把周围瘴烟弥漫的空气都净化了。这里梅花被赋予高洁品格,象征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中间部分:诗人回忆与友人林康民共游的温馨场景。他们曾在弯曲的小径携手同游,惊起飞鸟;席地而坐饮酒赋诗,互相酬唱。诗中"班荆劝客"(铺开荆条请客坐)、"酌酒赋诗"等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真挚友谊。"多情入骨"四句特别动人,写他们爱梅成痴,甚至不忍心触碰冰蕊,这份深情至今仍在梦中萦绕。

结尾部分:情感转向深沉。诗人先谦虚地说自己诗作配不上梅花的高洁("韵高尚恨白难称"),转而称赞友人的和诗清丽美好。最后望着漫天飞雪,听着远处笛声,思乡之情突然涌上心头,以至于回首江亭时泪流满面。这个结尾把赏梅、友情、乡愁自然融合,余韵悠长。

全诗妙在将梅花的风骨、友情的温暖与漂泊的孤寂交织在一起:寒梅是线索,串联起诗人的艺术追求(写梅)、人际温暖(咏友)和生命体验(思乡)。语言既有"冻雀惊飞"这样活泼的细节,又有"清梦挂残月"这样空灵的意境,读来既见风雅,又动人心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