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春·活计安闲

活计安闲,日日风月为真宰。心无挂。静听猿啼,似诉无生话。一味清凉,眼底无纤芥。光明大。内外辉辉,如托虚空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述了一种超然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1. 生活态度:词的第一句“活计安闲”直接指出,作者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活计”可以理解为工作或生活的方式,强调的是追求一种舒适的、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日日风月为真宰”,则表明作者把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比如春风、明月,当作生活的主宰,暗示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是值得珍惜和享受的。

2. 内心世界:词中的“心无挂”表明作者内心没有杂念和烦恼,是一种放下一切、平和宁静的状态。接下来提到的“静听猿啼,似诉无生话”,描述了一个静谧的场景,猿啼的声音被作者比喻为在诉说关于生命的道理,这里借用自然界的声响来表达一种对生命意义的体悟和思考。

3. 精神境界:词的第四句“一味清凉,眼底无纤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平和宁静的感受。这里“清凉”意味着心灵上的宁静和纯净,没有尘世的纷扰。而“眼底无纤芥”形容的是心灵的纯净,视野开阔,没有细微的杂念或烦忧占据心间。

4. 哲学思考:“光明大。内外辉辉,如托虚空界。”最后一句则上升到一种更加深邃的哲学思考。光明在这里象征着内心的纯净和境遇的清晰,而内外辉辉则表示这种纯净和光明既存在于内心,也延伸到外界,仿佛一切都被融入一个广阔而纯净的空间之中,如空中的世界。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一种超脱理解,认为真正的清净和光明是可以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融入自然境界的生活哲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灵净化之感。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