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遍

春光好,公子爱闲游。足风流。金鞍白马,雕弓宝剑,
红缨锦襜出长楸¤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欢宴,丝竹不曾休。美人唱、
揭调是甘州,醉红楼。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
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
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展现了古代贵族和平民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上半部分描绘贵族公子的春日享乐: - 开篇用"春光好"定下欢快基调,一位风流公子骑着装饰华丽的白马,带着精美武器出游。 - "花蔽膝,玉衔头"六个字就勾勒出他满身珠宝的奢华装扮。 - 他们一路寻欢作乐,宴席上音乐不断,歌女高唱《甘州》曲调,在酒楼醉生梦死。 - 最后"尧年舜日"的比喻,暗示这些人把享乐当作太平盛世的证明。

下半部分笔锋突转,展现边关战士的秋日艰辛: - "秋风紧"三字立刻带来肃杀感,大雁低飞、战云密布,各种战场声音交织。 - 青冢(王昭君墓)、黑山这些地名点明荒凉的边关环境,飞沙走石让行人迷失方向。 - "铁衣冷、战马血沾蹄"具体描写战士的艰苦,铠甲冰冷,战马染血。 - 结尾"凤凰诏下"看似是封赏喜讯,但"蹑丹梯"暗示晋升之路充满血腥。

最巧妙的是两部分的连接: - 歌女唱的《甘州》曲调,与下半部分真实的甘州边塞形成强烈对比。 - 贵族听到的是修饰过的音乐,而战士面对的是真实的残酷战场。

这种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巨大不平等:权贵们在歌舞升平中醉生梦死,而边疆战士在用生命保卫国家。词人没有直接批判,但通过画面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这种讽刺。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