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前登高赏菊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相融的洒脱心境。
前两句写时间选择:诗人特意提前五天登高(重阳节是九月初九,这里指九月初四),傍晚的清江与夕阳仿佛与人约定好一般,共同营造出和谐氛围。"与人谐"三字巧妙赋予自然景物人情味。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登山趣事:诗人和朋友们一边攀登嶙峋怪石(奇奇怪怪崖),一边即兴创作豪放诗句(磊磊落落句)。"乌帽"指代诗人自己,说山崖都宽容地接纳了他的身影;盛开的菊花(黄花)也欢喜与诗人为伴,用拟人手法表现物我交融的快乐。
最后两句转折:虽然山城里新酿的美酒无人共饮,但诗人临风而立,将所有感慨化作会心一笑。这个结尾既带着些许孤独,又透露出看透世事的豁达,用"寄老怀"三字将满腔情绪都托付给秋风,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有精心选择的时间地点,有登山创作的趣事,有与自然对话的温馨,最后定格在风中微笑的特写。诗人通过日常小事,传递出"生活不在远方,就在当下"的智慧。
冯伯规
冯伯规,岷州(今甘肃岷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巴州(《金石苑·冯伯规题字》)。今录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