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多克道中戏作胡桐行
君不见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
交柯接叶万灵藏。掀天踔地纷低昂。
矫如龙蛇欻变化。蹲如熊虎踞高岗。
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
或为诸生肃。揖让何矜庄。
或为勇士怒。奋髯森戟芒。
或为幽闺女。婉昵凝新妆。
或为玉清客。羽服来帝乡。
或若沈沙戟。断折怆周郎。
或若通天柱。摧坏悲武皇。
或若仇池石。袍笏拜元章。
或若伯通臼。舂杵偕孟光。
妍媸肥瘦各有态。风撑雪拒千星霜。
枯杈频经野火燎。翠叶不碍寻斧伤。
我闻蒲昌海。大者如舟航。
张侯乘之探星宿。牵牛织女遥相望。
山经既不载。班史亦未详。
瞀儒不解事。鸣凤讹朝阳。
吁嗟造物信狡狯。画工虽巧安能方。
我今作诗告来者。此言虽夸勿笑狂。
交柯接叶万灵藏。掀天踔地纷低昂。
矫如龙蛇欻变化。蹲如熊虎踞高岗。
嬉如神狐掉九尾。狞如药叉牙爪张。
或为诸生肃。揖让何矜庄。
或为勇士怒。奋髯森戟芒。
或为幽闺女。婉昵凝新妆。
或为玉清客。羽服来帝乡。
或若沈沙戟。断折怆周郎。
或若通天柱。摧坏悲武皇。
或若仇池石。袍笏拜元章。
或若伯通臼。舂杵偕孟光。
妍媸肥瘦各有态。风撑雪拒千星霜。
枯杈频经野火燎。翠叶不碍寻斧伤。
我闻蒲昌海。大者如舟航。
张侯乘之探星宿。牵牛织女遥相望。
山经既不载。班史亦未详。
瞀儒不解事。鸣凤讹朝阳。
吁嗟造物信狡狯。画工虽巧安能方。
我今作诗告来者。此言虽夸勿笑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戈壁滩上胡杨林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比喻展现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风撑雪拒千星霜")用17个精彩比喻描写胡杨千姿百态:像盘踞的龙虎、跳舞的狐狸、梳妆的少女、折断的兵器等,把静止的树木写得活灵活现。特别强调胡杨"风撑雪拒"的坚韧,即使被野火烧、斧头砍仍屹立不倒。
第二部分("我闻蒲昌海"起)引用张骞乘筏探银河的传说,暗示胡杨就像神话中的奇景,连史书都难以记载其神奇。诗人调侃那些死读书的学者,就像把凤凰鸣叫误当作朝阳。
第三部分(最后两句)诗人自嘲说:虽然我的描写很夸张,但请不要笑话。这实际是提醒读者,胡杨林的壮观确实超出常人想象。
全诗最大特点是"化静为动"的描写手法,把树木比作各种动态形象,同时突出胡杨"枯而不死"的顽强特质。诗人用神话传说作衬托,更增添了胡杨林的神秘色彩。最后幽默的自嘲,反而强化了描写的可信度。